東勝區公園街道:黨建聚力賦新能 服務民生再升級
近年來,東勝區公園街道始終堅持以服務和改善民生、增進人民群眾福祉為目標,深化落實“四單四問四籌”工作機制,著力開展“黨建聚力 服務民生”專項行動,從關注居民真實需求出發,凝聚多方合力,積極搭建居民全過程參與的協商議事平臺,把群眾“想辦的事”“要辦的事”辦成群眾“滿意的事”。
黨建引領,多元共治做好民生工程。2023年,公園街道共有18個老舊小區納入改造計劃,街道黨工委以“服務民生 惠及百姓”為出發點和落腳點,充分發揮黨組織先鋒引領作用,推動各基層黨組織陣地前移,在居民小區活動室設立黨群睦鄰中心5個,堅持隨時隨地問政于民、問計于民、問需于民;成立老舊小區自籌資金工作小組6個,由老黨員、紅管家業委會主任擔任工作小組組長,鼓勵在職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擔任小組成員,小區紅色物業輔助開展收籌資工作,搭建起居民與政府之間的連心橋,形成廣大黨員群眾、紅色物業、紅管家業委會“合力共治”的工作格局。
網格聯動,精準發力推動改造提質加速。依托“五級網格”協調工作機制,優化“黨建+網格+服務”組織架構,建立“街道黨工委+社區黨組織+小區黨小組+小區黨建指導員+網格長+樓棟長+單元長+黨員中心戶”縱貫到底的層級化網格管理模式,精準攻破老舊小區改造中的難點、痛點、堵點35處。社區黨組織派專人對接房管部門和施工單位,網格員、黨員中心戶積極化身矛盾調解員,通過電話問詢、上門交流等多種方式開展工作,得到居民的認可、配合和支持,從“單打獨斗”變為“合力攻堅”,引導居民從民主決策的“配角”變成“主角”,構建起“政府主導、業主主體”的改造共識。
宣傳動員,凝心聚力破解治理難題。多措并舉開展全覆蓋宣傳,廣泛動員在職黨員、黨員中心戶、居民代表、紅色物業等,通過電話、微信群、座談走訪、入戶調研、居民會議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,傳達政策,排疑解難。15名黨群志愿者積極主動參與,全力做好改造前、改造中、改造后的解釋說明,在黨群合力的共同引導下,居民從疑慮誤解到喜笑顏開。截至目前,18個老舊小區已全部開工,預計10月份全部完成改造工作。
共治共享,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。著力構建共治、共建、共享的老舊小區長效管理機制,推行改造后的無物業小區集中連片、片區統籌的管理方式,實現物業的無縫銜接。充分挖掘拓展小區配套服務空間,提升居民居住品質,為廣大居民改出一個環境優美、配套完備、生活宜居的“新”小區,讓老小區煥發新容顏,讓“老”居民過上“新”生活,推動實現“決策共謀、發展共建、建設共管、成果共享”的基層治理新格局。
[手機掃一掃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