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定河鎮:水美魚肥捕撈忙
金秋九月迎豐收,無定河鎮無定河村有機水稻基地迎來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時刻,遠近聞名的無定河水產品迎來收獲期,村民們忙著下水捕撈、分離,用辛勞喜迎豐收。
一大早,無定河鎮有機水稻基地就忙碌了起來,村民們下水拉網,隨著漁網拉得范圍越來越小,各類成熟的魚兒從水下迫不及待躍出水面、水花四濺。待范圍縮小扎好網后,村民們開始魚兒種類分離、裝箱裝運,現場呈現出一派魚躍水面、水美魚肥的豐收忙碌景象。
無定河鎮有機水稻基地技術負責人 楊夢義
“從今天開始無定河魚就開始收獲了,這是一個豐收季節。今天收的魚是花鰱、草魚、白魚這三種魚類。今天收的這一網收了3000斤左右吧,大魚有二十幾斤,小魚有十多斤、七八斤都有。從現在開始每天打撈一個品種,接著連螃蟹—中華絨毛蟹接著收獲?!?/p>
為了提升養殖水平,今年當地改變原來稻蟹、稻鴨的養殖模式,改為稻漁、稻蟹和蝦蟹魚共養的綜合模式,并對原來的水塘進行改造,建設了多個精養和混養蝦池。同時,配套建設尾水處理系統,實現了尾水零排放,還通過5G智能終端系統,實現了對水質氨氮、pH值等多項指標的自動監測和傳輸。
無定河鎮有機水稻基地技術負責人 楊夢義
“水質好、土壤好,對于蝦蟹的水質要求都可以達到標準。從今天開始,十一時銷售可能要達到高峰,一直到10月20日結束。我們的成魚大概13萬斤左右,準備往水庫放的苗種大約四五萬斤,一共十七八萬斤。螃蟹3萬多斤、蝦有一萬多斤,各種各樣的水產品都有?!?/p>
無定河鎮有機水稻種植示范基地位于黃河一級支流無定河下游河畔,地理位置優越,具有獨特的沙漠峽谷氣候,背風向陽,溫差適宜,無霜期長。依托這一區域優勢,從2012年起,當地對沙地鹽堿土地進行改良種植有機水稻,基地不斷嘗試從稻蟹共養、稻鴨共養到稻魚蟹共生,有機水稻產量逐年增加,水稻種植走出了一條生態循環新路子。
無定河鎮有機水稻基地技術負責人 楊夢義
“每年每畝地的產量蟹的產量在50斤左右,魚的產量在150斤左右。因為不用農藥、不用施肥,魚、蟹產下的糞便就供水稻使用。今年總體來說我們這里大豐收,不管是魚、蟹、蝦,稻田現在長勢也不錯,預計能突破700斤,比往年高兩三百斤?!?/p>
(融媒體中心記者丨王琪 余節蒙 郝映捷)
[手機掃一掃]